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88.118.98333 前往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平台查询
资讯

平台服务热线

18844400004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四川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达69%

四川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达69%

2024-12-07 00:00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点击量:41  评论(0人参与)
 

12月3日,记者从四川省经作产业提质增效培训班获悉,近年来,四川农产品加工能力持续增强,建成产地初加工设施5.8万座,初加工率达到69%,打造了预制川菜(含调味品)、精制川茶、精深加工肉制品等标志性产品,东坡泡菜、郫县豆瓣、大竹苎麻等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区不断壮大。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是联结农产品生产与流通和精深加工的重要纽带,能有效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是现代农业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务工的重要渠道。加强产地初加工建设,对于增加产业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四川省农产品仍存在商品化处理设施设备不完善等问题,蔬菜商品化处理率仅为42%,预冷仓储能力不足产能的一半,蔬菜、水果流通运输损耗率近15%;缺少领军型加工企业,加工产品开发不足,部分特色农产品主要作为初级原料产品外销。


  在加工提能方面,四川将支持以清洗、分选、仓储、冷链运输等的采后商品化处理和仓储冷链物流能力建设,不断拓展扩大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能力;还将加快推进实施省级财政农产品加工专项,大力支持加工企业增产扩能、技术改造、创新研发,进一步提升全省农产品加工规模和水平。


  本次培训透露,全省特色农产品继续保持量增价稳态势,特色经作产业为全省一产增速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全省菜果茶药椒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5300万亩左右,总产量突破7000余万吨,已建设国省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30个、农业产业强镇215个。


  当天,农业农村厅特色产业发展处、省园艺作物技术推广总站有关负责人围绕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开展业务培训。遂宁、广元、宜宾三市聚焦集群化发展现代农业、帮扶产业提质增效、特色产业“三链同构”进行了交流发言。参训人员前往遂宁市船山区、蓬溪县2个乡镇的集群、强镇项目实施现场和有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现场学习。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